- 學校簡介
- 學校圖庫
- 地理交通
學校歷史
國際基督教大學 ,由基督教長老會創(chuàng)辦。1949年,在御殿場市的YMCA會議上,日本基督教會與美國基督教會領導人合議決定在日本以國際基督教大學為名創(chuàng)立一所國際化的綜合性通識教育大學,以促進世界各地的交流和全球的和平發(fā)展。高松宮宣仁親王就任準備委員會名譽總裁,當時的日本銀行總裁一萬田尚登為大學的建立籌得了大量的資金。美國駐日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也在美國為國際基督教大學募集了大量的資金。 經過多方人士共同的努力,1953年,東京都三鷹市,在被美軍接收的中島飛機公司舊址上,國際基督教大學正式開始運營。
學校特色
少人數(shù)精英教育
與大部分私立大學積極開辦新興專業(yè)擴招學生的做法不同,國際基督教大學至今仍然保持著少人數(shù)精英教育的傳統(tǒng)。定員2704的學生享有164萬平方米的校園、79萬冊藏書,師生比達到1:18。
與眾不同的入學考試
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入學考試常被考生們戲稱為“智力測驗”,這是因為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入學考試由可選的“人文科學”或“自然科學”、“綜合教養(yǎng)”,以及英語三部分組成。其中“綜合教養(yǎng)”考察的是考生的教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與快速反應,難以準備。由于入學考試的特殊性,將國際基督教大學作為第二選擇的考生,同時報考東京大學與國際基督教大學,最終東京大學合格,國際基督教大學卻落榜的事件也并不罕見。另一方面,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入學考試卻非常適合不擅長背誦課本知識點,但是善于思辨的考生。
國際化
國際基督教大學35.3%的教授來自海外,并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日籍學生在學中需要接受密集的高強度英語教育,對外籍學生則設置了同樣高強度的日語教育課程。同時,大學設有留學生與日籍學生混住的國際宿舍,目的是促進不同國籍學生間的交流。
而這一切印證了大學創(chuàng)辦的初衷——促進世界各地的交流和全球的和平發(fā)展。
平等與尊重
所有學生在入學時,都需要簽署支持世界人權宣言的宣誓書,宣誓不因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等原因區(qū)別對待任何人。

東京都三鷹市大沢 3-10-2
招生官簡介
招生官面試預約





